“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”启动两个月后,风电下乡不断升温。
4月以来,从座无虚席的风电下乡论坛会议现场,到一度涨停的风电下乡概念股票,随着“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”的推进,农村地区布局风电下乡的势头见好。记者梳理发现,目前已有30省市下发分散式风电相关政策,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布局落子。
曾经发展滞缓的风电下乡,在顶层政策的推动下,逐步开始走出阴霾,广大农村地区的风能资源开发迎来新一轮机遇期。
重振信心政策推动行业新机遇
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,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6943万千瓦,风电新增装机1550万千瓦,其中陆上风电1481万千瓦,海上风电69万千瓦。截至3月底,累计并网容量达4.57亿千瓦,同比增长22%,其中陆上风电4.19亿千瓦,“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”让乡村风电发展看到了新一轮曙光。
相较于“万分火热”的分布式光伏,乡村风电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。自2021年国家能源局首次提出启动“千乡万村驭风计划”以来,多个省份陆续出台了当地的风电建设计划,但风电下乡收效甚微。
今年4月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国家能源局、农业农村部三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组织开展“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”的通知》(简称《通知》),酝酿已久的“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”政策靴子落地。《通知》提出了优化项目审批,创新收益分配机制与开发应用场景等“利好政策”,被业内视为切中要害,让“低迷”许久的乡村风电重获新生。政策发布后,一度拉动多个风电股涨停。
势头强劲的乡村风电打破了众多从业者对陆上风电发展的顾虑,为陆上风电开发注入一剂强心针。
“‘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’政策的出台,是可以写入我国风电发展史册的里程碑事件。”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如此评价。他表示,“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”是将风电与乡村振兴、农村能源革命相结合的新模式。依托大力发展农村新能源产业,提升农村用能水平,加快农村电气化进程,助推农村现代化建设。
目前,越来越多的风电企业积极布局乡村风电市场。村企合作的开发模式,让风电开发可充分利用农村风能资源和零散土地资源,降低开发成本。此外,风电企业还可以通过创新技术和管理机制,提高发电效率,降低运维成本,使乡村风电项目更具竞争力。
因地制宜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
在日前召开的“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”风电发展论坛上,来自风电企业的多位专家都表达了对风电下乡前景的肯定。
专家认为,在经济效益和技术实现方面,农村风电项目已具备充分条件。目前,适用于低风速的风力发电机组技术已经达到成熟水平,同时,针对噪音管理、叶片结冰等挑战,也已有了应对策略。
“未来,乡村不仅可以给城市提供物美价廉的农副产品,装上风机后还将给城市提供绿色廉价的电力,成为城市能源供给的中心。”远景集团高级副总裁田庆军告诉记者,既种庄稼又种“风机”,既打粮食又产“绿电”,自给自足、余电致富,村民从单纯的能源消费者变成了能源的生产者和受益者。
他以广西为例测算乡村风电资源:如果下辖的1.4万个乡村,都能够按照最理想的状态安装2万千瓦风机,全区乡间地头的风电总装机将达2.8亿千瓦,每年将生产超过6000亿度绿电,相当于6个三峡水电站的年发电量。
风电下乡的“新风口”,为机组设计和后续运维提出了哪些新要求?
采访中,多位风电企业代表表示,风电下乡不仅仅是在农村装几台风机这么简单,还涉及了机型适配、降噪环保、土地规划、并网消纳等多个维度。
运达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刘钦东认为,《通知》要求整机厂商能够为“千乡万村驭风行动”提供设备支撑,归纳起来就是需要风电设备做到环境友好和效益保障。
“近年来,风电技术进步使得乡村风电建设有了开发价值。但是乡村风电不同于集中式风电,它需要解决的问题更为复杂。”北京鉴衡认证中心风能研究院蔡继峰向记者介绍,首先是决不能发生风机倒塔、叶片折断等事故,其次要控制好风电机组的噪声和光影,最后还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,农村并网配套有限,风电机组需要有更好的通用性。
特别声明:青山绿水新能源转载其他网站内容,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,内容仅供分享参考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